中国画讲求传承,使其得以在画史长河中渐进式地演变和发展,也使几千年前的古老技法在当代仍得以延续。长期以来,传承成了中国画的重要传统,临摹前人的作品也就成了中国画入门的重要途径。对临摹的重视一方面练就画家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也束缚着画家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挥,从而导致了中国画风格、面貌的雷同。在中国画史中,每每有诸如“吴门末流画家群”、“清初四王”等侧重技法传承的绘画群体,这些画家由于在技法、构图、意境甚至情趣上重复古人,其作品因无真性情的融入而难以动人,使得他们的艺术成就大打折扣。众所周之,重复意味着艺术生命的完结,只有不断地创造才是艺术的出路,中国画也不例外,只有跳出地域的局限,努力吸收全世界优秀的艺术传统才是中国画的复兴之路。
聂健和是个艺术视野广、艺术跨度大的画家,其兼收并蓄的学习态度使其画路宽广,后劲十足。首先,出生于南方并长期生活于南方的聂健和,长期受南方文化和南方山水、特别是岭南画派的浸染,却选择了代表北派山水的“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进行学习,这是大跨度的学习与融合,是南北画风的熔铸与嫁接。温润潮湿的岭南山水滋养了聂健和温和细腻的性情,形成其秀润灵动的山水画风。赴京学习前其主要受岭南画派的风格影响,作品灵秀可爱,富有生活气息,不乏感人之处,是典型的南派风格。当然,这种地域性的画风也有其局限性,那就是笔墨厚度不够和画面视觉冲击力欠缺。经过在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的系统学习,聂健和的山水画突破了原有的地域性局限,弥补了画法上的不足,给其绘画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元素。观聂健和的新作,表现的还是其熟悉的南方山水景色:小桥流水,草木繁茂,村廓掩映,但深厚老辣的用笔和多重叠加的勾皴染点无疑增加了其作品的苍茫感、厚重感和深邃的意境,增加了其作品的阅读线索,使其作品更耐人寻味。这种变化并不是南北画风的等量相加,更不是放弃原有风格而完全投身到北方山水画风的创作中去,而是以自己感悟最深的南方山水为创作原点,巧妙地融入北方山水画的精髓,以达到不露痕迹的深层蝶化。聂健和十分明白其中的道理,并努力实践着这种融合的过程。
说聂健和艺术跨度大还居于另一原因,其由多年的西画创作转为中国画的学习与创作。早年毕业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的聂健和,坚持了相当长时间的油画风景写生与创作,积累了丰富的风景画技法与经验,特别是在空间塑造、点线面结构和色彩等方面的西画经验,为其山水画的探索与出新提供了多种可能。更为可贵的是,这种深入骨髓的西画传统会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般,点点滴滴地融入其山水画创作中,这一点已从其山水画写生和小品新作中初露端倪。虽然出身西画,聂健和却与生俱来一副画中国画的体格,画山水画是其内在的需要,其温和的性格和超然的处世态度更是山水画家的基质。况且,他并不缺乏中国画的传统,对诗词古文的酷爱和对太极、八卦拳的深刻理解造就了聂健和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赋予了其山水画创作与众不同的视角,他所创作的太极、八卦系列可作佐证。
对南、北画法的系统学习,对中、西绘画的深刻领悟为聂健和山水画法的拓展和新画风的形成提供广阔的前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加以时日的历练,一个崭新的、更为成熟的聂健和将呈现在我们面前。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