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论画有云:“世间妙景纯任自然,人欲肖形全凭心运。造化在手,心运无穷,独创一家,乃为上品。”一个好的中国画家的作品应该是中国的、时代的、个人的。一个画家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和继承传统绘画技巧及文化精神,同时还需注入时代精神和个人情感,才能创作出既有传统精神又有时代感的作品并建立他人无法替代的绘画语言。如果没有认真地学习和研究传统,不对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进行深入学习与领悟,其绘画作品就难以触及中国画的文脉,往往野而不文。反之,如果仅仅是重复古人或他人的图式或精神,而没有自己独特的视觉图像和精神创造,其作品也将失去在美术史存在的意义。
中国画家张路华秉承家学,自幼随其父张广庆学习书画,从小就打下扎实的传统笔墨基础。又曾游学北京,修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等中国美术教育的最高学府,继承了中国画纯正的传统笔墨技巧,不断完善其中国画全面的个人修养。张路华的中国画作品笔路纯正,构图得法且变化多方,造型扎实准确,画路宽广、题材丰富,所有这些都得益于其对中国画传统的深入研究和坚持不懈的基本功锤炼。
张路华深知学习传统只是艺术的过程和手段,而传达自己的艺术理想,建立自己的个人图式和艺术风格才是最终的目的。同时他也明白,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坚持不懈的写生是建立自我艺术风格的唯一出路。基于这一认识,多年来张路华从未间断过外出写生,他走遍大江南北,足迹遍布名山大川,积累了丰富的画稿,可谓“丘壑在胸”,为其绘画创作做了深厚的生活积淀。从其作品生动入微的景物刻画和深刻感人的意境表现中不难看出,长期的外师造化和生活感悟正在其创作中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从其最新创作的“桂林山水”系列内画创作中可以明显看到,在静对自然、体悟自然中,张路华逐渐找寻到了其个人情性的抒发点和个人图式建设的切入点。
西方当代绘画大师巴尔蒂斯曾这样评价自己说:“作为一个画家,我首先是个工匠,其次我有思想。”在此,我想用这句话来评价画家张路华。张路华继承其父——工艺美术大师张广庆的内画创作道路,长期从事内画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内画创作技巧和经验,在中国内画界享有极高的声誉。从工艺性的角度来说,张路华是一个有丰富经验和极高技艺的内画名家,可谓技艺高超的“工匠”。但是,只要接触过张路华的人都知道,他从不满足于一个“工匠”的称号,哪怕给他一个“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他也不会满足。他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艺术家,内画只是他抒发个人性情、实现艺术理想过程中的所选择的一种特殊媒材而已。他深刻领悟了“技进乎道”这一源于中国文化元点的审美命题,从不炫耀自己的绘画技艺,而以本真性灵的抒发和个人审美理想的传达为指归。因此,在欣赏张路华的内画作品时,观者往往会忘掉其材质的特殊性和工艺性,而陶醉在一幅幅中国画所传达出的美妙意境之中,只有当观众亲临作画现场,目睹作画程序之复杂艰难时,才恍然大悟,惊叹画家技艺之精湛和对材质感悟之透彻。
基于张路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和其高逸的创作理想,其内画创作一方面超越了一般工艺美术作品的审美范畴,而进入到纯绘画的审美领域。对他来说,内画材质的性能和表现技巧已烂熟于心手,剩下就是随心所欲地、忘我地表现个人思想、情性了,所以,在品读其内画作品时,往往能见“得鱼忘筌”之境。另一方面,张路华始终以纯绘画的态度去创作内画作品,就国画作品而言,晶莹剔透和有丰富纹理、色彩的水晶画材,加上丰富的器型和特殊的欣赏角度,都赋予其作品全新的视觉感受和独特的审美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对天工之造化——水晶材质的肌理和文饰的品读与想象本身就需要敏感的艺术心灵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能敏锐领略天工造化之意,使自己的审美意趣与造化相合,才能创作出美轮美奂的内画作品,而张路华正是在天意与人心之间畅游无阻的画家。独特的材质、精湛的画技、高品位的艺术情趣使张路华的绘画获得他人无法替代的艺术价值。
年方而立的张路华在艺术上已获得很好的成绩,更为重要的是,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积淀,深刻的思想认识,敏锐的艺术感觉和快乐的创作心态将为其艺术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更为可喜的是,从其新创作的绘画作品中已出现个人风格面貌的端倪,只要加以时日,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更成熟、更轮廓鲜明的张路华将呈现在我们面前。
许华新
《书画研究》主编
桂林旅游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